“净零碳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9月23日,“净零碳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低碳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政府官员等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共话净零碳发展的国际经验,探究净零碳的中国发展路径。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山东财经大学校长、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赵忠秀出席会议并先后发表致辞。




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材料经济研究所创始所长卜玉洗(Ulrich Blum),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名古屋大学-中创碳投碳中和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联席院长薛进军,德国经济学家、欧洲经济研究院院长阿希姆·瓦姆巴赫(Achim Wambach),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联邦政府“未来能源”专家委员会主席吕安迪(Andreas Loeschel),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德国哈勒大学弗劳恩霍夫材料力学研究所所长拉尔夫·维尔斯波恩(Ralf Wehrspohn),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李佳硕,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山东财经大学黄河商学院创始院长刘毅鹏,北京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敏,奥地利前任驻华大使、联合国REN21可再生能源未来论坛副主席Irene Giner-Reichl,落基山研究所董事郝一涵,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商务合作总师于晓,宝马中国总裁卡斯滕·安格(Karsten Engel)分别围绕会议主题做出精彩的汇报,并对低碳发展领域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探讨。




会议由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专家库成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鹏,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执行院长王璟珉教授,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宋策讲师共同主持。





黄建忠代表主办方之一,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工业走向零碳之路具有中国特色,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举国之力强力推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在推动中国工业走向“零碳”发展之路时,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是做好政府、企业不能做、不宜做、不易做的工作。二是协会可以第三方机构角色进入认证、评价市场,公平、公正、公开为企业进行企业及其产品的碳足迹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碳足迹认证或评价,鼓励、激励、推动企业走向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三是发挥协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及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与大专院校合作共同开展低碳人才教育。希望与山东财经大学把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建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典范,建成产业型、创新型、开放型的新型教育机构,建成服务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掌握低碳理论、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产业需求、服务企业节能减碳的低碳人才。




赵忠秀代表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山东财经大学,热烈欢迎来自国内外学者、各位老师同学的到来!他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9月2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提出中国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中和的日子,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就联合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等单位共同建立了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以服务于国家战略下的低碳人才培养。学院发展至今,成功申报了国内第一个“低碳经济与管理”交叉学科,并于今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学院致力于与合作方共同研究探索中国以及山东省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李鹏以“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碳标签及碳普惠”进行了演讲。他讲到,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潮流,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低碳转型趋势明显。自2018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率先突破零的桎梏,引入碳标签概念,正式开启中国碳标签之路,四年时间里,从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到先后启动碳标签标准与评价工作、发布行业标准,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消费依据,一直在努力探索从碳足迹认证到碳标签评价等一整套低碳产品、低碳企业的评价体系和制度。“碳标签”作为“零碳产品”的价值/归属的体现,也将被更多企业认可、接受,将覆盖更多行业领域,走进更多产品中。为了激活公众低碳减排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实现“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碳普惠”伴随“互联网+”浪潮,借助数字化、绿色化叠加共融,我们有望迎来一个普惠大众的生态文明时代。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净零碳排放路径比较;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下的气候政策;时代转折后的考验——欧洲气候中和之路;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碳标签及碳普惠;一带一路,一个世界,但又成千上万的技术选择,让地球更绿色;燃料电车替代煤电将大幅降低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危机管理、全球大挑战与可持续发展:亚洲情景下的探讨;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欧盟和中国在全球问题上的合作;央企碳中和行动:绿色电力助力工业脱碳进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思考;宝马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