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3月23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一个国家的兴盛与海洋事业密不可分。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让我们与科学家聊聊“天”,探秘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有超过二十五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对于人类,海洋提供了食物、能源、交通,还对调节全球气候至关重要,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盟友”。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今年将主题定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旨在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洋、气候和天气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是全球气候驱动机和气候调节器,处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等全球发展目标的核心地位。同时,海洋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气候系统中最大的碳汇。” 周兵说。
他谈到,海洋与我们的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热量、动量、物质等交换,海和气的相互作用可造成千变万化的天气气候现象或极端事件,引发全球或区域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
“海洋对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周兵介绍道,海洋内部的洋流运动以及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塑造了地球上风格迥异的自然景观和复杂多样的天气气候现象,如北大西洋暖流给北欧一些国家带来优美的生态环境,东亚季风性气候和南亚季风性气候为亚洲国家农业生产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洋增温 延伸到海底两千多米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气候公报显示,2011年至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2020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海洋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兵指出,过去100年以来,由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影响,近50%的沿海湿地已经丧失。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引发对海洋安全、气候安全的忧虑。海洋变暖、海冰变化以及栖息地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导致物种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等的转移。同时,海洋变暖影响沿海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热浪加剧、海水酸化、溶解氧降低、咸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2006至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 毫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苏京志谈到,海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发生了很多变化,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导致的额外加热90%以上被海洋吸收,大部分热量储存在海洋深处。海洋近几十年一直在持续增温,这种增温现象从海洋表面一直延伸到海底两千多米。海洋热浪的影响不亚于陆地上的热浪,对海洋生态、渔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海洋现在已经存储了大量的过剩热量,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后,这些热量会重新上翻到海表。海洋上翻的热量会导致全球气温二次上升,并给全球气候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海洋热量的这种延迟效果应该予以重视。” 苏京志说。
了解海洋深处气候密码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海洋承载了90%以上的世界贸易,维系着距海岸100公里以内全球40%的人类生活。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的今天,更精密地观测海洋、深入了解海洋的气候密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须在加强海洋变化监测和预报、防范海洋灾害风险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保护美丽海洋。
“‘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的主题也向社会宣告21世纪已经正式开启‘海洋世纪’。” 周兵倡议道,希望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等方面的应用。
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的今天,陆地、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苏京志谈到,我们生活环境中的舒适温度和湿度,离不开海洋的贡献。但是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要更加深入地探究海洋,掌握海洋的变化规律。这不仅有利于更高效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并且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天气和气候。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必须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走绿色低碳的道路。” 苏京志说,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在海洋里面也能找到答案。海上风能、海洋潮汐、海流等都是很好的可再生能源。在大力减排保护海洋同时,也应加快海洋的研究步伐,促进海洋的合理开发,助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