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SG投资作为落实碳达峰抓手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突出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尤其是把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总量目标,最终需要分解到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农业、新技术等各个细分领域。要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不仅存量经济面临生产改造,增量经济也面临着与技术进步同步的迭代更新过程。

  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同时,需要注意到中国在大力推动碳中和的当下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大量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济结构也以服务业为主,而为数众多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阶段远不如中国。相比而言,中国面临着比较大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优化布局的压力。

  解决上面的困局,除了需要政府推动和产业牵引,还可以考虑将ESG作为落实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抓手。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从企业层面,把ESG融入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转型战略;ESG可以在产业链上对污染和排放的源头企业产生压力,迫使它采用新技术或进行新技术的研发;ESG从投资人教育的角度,在更长期的投资期限上达到投资和收益的匹配。

  碳达峰和ESG虽然是两个独立的主题,但是两者息息相关,以可持续发展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标准为例,其中就有很大部分是与环境和排放相关的,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在推进减排议程时,会同步大力改善中国企业的ESG评级,因此也会受到越来越多践行ESG投资的国际投资者的关注,让中国再次成为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的高地。

  事实上,ESG的三个因素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被广泛用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和道德影响,并且成为投资的重要参考。公司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司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它认为公司应从以下三个“底线”来衡量其净绩效:财务角度“损益”账户,社会角度“人力”账户,以及环境角度“地球”账户。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2018年发布的报告,截至2018年底,全球可持续投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0.7万亿美元。其中欧美投资占据主导。从基金规模来看,海外市场目前ESG主题公募基金存量规模13195.91亿美元,共2506支基金产品。地区上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而目前A股泛ESG主题投资目前规模只有1833.28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末)。A股ESG主题投资的落后与我们对面向未来企业的认识差异有关,同时对于ESG的标准我们也与国际上有一定差异。

  到目前为止,GRI是可持续性报告使用最广泛的标准。GRI源于联合国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对话,因此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投资者。“模块化”结构是GRI标准的主要特点。不同主题单元、不同行业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通过组合构建更加复杂和完整的报告。“模块化”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加容易地管理和更新各项指标。同时,GRI的指标较为详细,可量化程度较高,形成报告之后能够方便投资者对公司的ESG进行量化分析。

  对国内来说,与海外由投资需求推动、国际组织主导的披露标准不同,中国现有的责任报告披露指引大致上可分为政府及监管部门指引和交易所指引。具体的责任报告披露准则由社科院、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发布。从标准来看,中国的标准制定应当以国内、国际标准互认为目标。从监管来讲应当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拉平监管要求。

  除了这些标准制定组织和影响力投资者的推动,还有交易所的ESG披露要求也在推动企业关注ESG。2019年联交所正式发布新版ESG指引,在ESG管治、披露责任、关键绩效指标等方面做出了修订和新增。同时海外的MSCI和富时罗素也有成熟的ESG评级体系,方便有ESG投资指引的资金选择标的。

  建议未来从以下几方面大力推动ESG投资

  第一,中国统一标准,在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主动与国际接轨,并且结合中国国情特点做出适当修订,以一定的强制性帮助所有企业建立起ESG的发展理念。

  第二,强制上市公司按中国统一的标准进行ESG披露,受到公众资金支持的企业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原来有一种理论认为推行ESG是不符合投资人最大收益目标的,这主要是因为目前A股披露和有ESG评级的企业为数甚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可选择标的,如果披露ESG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交易所的统一要求,那么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并且披露和透明度提高还会吸引很多国际上有影响力基金进入中国。

  第三,在实现统一标准和强制披露的前提下,可以有更多优秀的企业进入 MSCI和富时罗素的ESG评级,并且会有相应的公司自然纳入相关指数,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ESG开放”。

  第四,要让企业认识到ESG投资可以形成正循环,ESG主题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能够获得更好的回报,履行ESG投资可以让自己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和影响力投资者的关注,股价取得更好的表现并容易获得有ESG意识的国内和海外投资者的融资。

  第五,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进行有利于减排和降污的技术研发企业给予碳排放的减免额度,以支持一些重污染、高排放企业主动投资技术更迭。(作者为中国太保集团高级宏观分析师 秦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21-04-14